养老行业发展前景
2017年经过对世界养老机器人查新、分析,发现养老护理机器人正处于很不成熟的初期,潜藏巨大成功机会。并认识到此项目是一个可以对人类文明有影响,对老人最后几年的幸福生活,对减轻老年化国家负担,对国民经济发展,对养老产业早日走向智能化等都具有巨大帮助。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海量市场前景,兼有慈善性质的好项目。为此,专门成立了养老护理机器人研发团队,将几乎所有精力都用于护理机器人开发上。
刘教授有一个梦想,此生借此项目的完成,将公司变成世界最先进、最强大的护理机器人公司,争取3~5年内在科创版上市。刘教授很有信心,已完成样机制作的SAC护理机器人系统(即场景辅助护理机器人系统)已达较领先水平,可以在1年内批量生产并逐渐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。公司将借助外来资本迅速扩大产能及市场,推动上市进程,让团队成员尽早成为千万、亿万富豪。也让投资人获得十倍、百倍,甚至千倍回报。
政府对养老(护理)机器人政策的规划
2016年以来,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来促进护理机器人的发展,如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,提出到2020年,在助老助残、医疗康复等领域机器人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。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,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。
科技部于18年6月组织国内50名机器人专家,十家企业启动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“智能护理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”(2018年6月24日,由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,北京理工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、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北京医联蓝卡在线科技有限公司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北京科技大学、中环凯思特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、深圳市博为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的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“智能护理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”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会议室顺利召开。
2016年3月,国家发布的《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提出,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。
2016年3月,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出台,《规划》提出到2020年,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,在助老助残、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。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,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。
2016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所规划,机器人将在5年内走入养老服务业。
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结果
10年来,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,仍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,总人口达到14.1亿,但人口总量增速放缓。人口年龄结构“两升一降”,0—14岁少儿人口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提高1.35和5.44个百分点,15—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6.79个百分点,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,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,老龄化程度加深,总和生育率下降,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。这次普查数据质量高。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,普查漏登率仅为0.05%,普查数据真实可靠。
----------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官网(http://www.stats.gov.cn/)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结果。
从我国2021年5月人口普查结果可看出,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并不平衡,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仍在继续,而人口老龄化加深必然会伴随养老这一重大问题。养老也是一直以来热议的话题,护工短缺、养老院床位有限等问题,使得养老产业未来发展道路上充满了挑战。不论是国家对养老机器人的政策规划,还是人们对养老的看法,都更偏向于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的模式。我们也为贴合未来养老主题,深入研究智慧养老领域,并取得初步成果。我们想让(失能)老人在家养老,有更多家人的陪伴,也为提高养老院护工工作效率,解决护工短缺问题尽一份力。